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9.13 ~ 1896.5.20) 德國

生於1819年九月十三日,萊比錫;逝世於1896年五月二十日,法蘭克福,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鋼琴家與作曲家,她的演奏技巧凌駕當時的李斯特、蕭邦與魯賓斯坦;是十九世紀少見的音樂女教師,也是浪漫樂派鼻祖舒曼的妻子。

 

十二歲便在布商大廈以「音樂神童」之姿首次公開演奏 ,此後,她以演奏家的身分席捲歐洲樂壇,成為演奏圈的閃亮巨星,演奏技巧凌駕當時的李斯特、蕭邦與魯賓斯坦,並經常為新曲與新音樂家代言演奏,成就不少初出茅廬的音樂家。沉穩、優雅的琴音和獨具的慧眼,為她博得樂壇的敬重和「女祭司」的美名。

 

舒曼18歲從家鄉茨維考到萊比錫大學法律系學習,同時,跟鋼琴家弗里德利希.維克學鋼琴,這時維克的女兒克拉拉只有9歲,父親的精心培養下,鋼琴已經彈得很出色了。兩年以後,舒曼的母親不再阻撓他學習音樂,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樂,他住到老師維克先生家裡,專注於鋼琴演奏。在維克先生家的日子是愉快的,維克對這位入室弟子視為己出,舒曼與克拉拉也結成兄妹般的友誼。他們在鋼琴上彈四手聯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還給她講離奇的故事。舒曼每寫出新鋼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試奏。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友誼變成了愛情,這時的克拉拉16歲,已經是頗具才華的青年鋼琴家了。維克先生覺察到女兒的感情變化,不禁勃然大怒,他禁止女兒與舒曼有同學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兒成就為一位偉大的鋼琴家,而感情遊戲將毀掉一個人的遠大前程。維克粗暴地干涉女兒的愛情還有一個說不出來的原因,舒曼此時已愚蠢地弄傷了手指,完全不可能成為演奏家了,不得已他開始走上創作道路,而作曲家顯然是個很沒有保障的職業,多少有才華的作曲家,甚至是公認的大師往往一生貧困潦倒,維克先生不能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給一個待成名的作曲家。這位固執的德國老頭挖空心思拆散年輕的一對,他帶著女兒離開萊比錫,不准他們會面,禁止他們通信,甚至不准克拉拉彈舒曼寫的曲子,舒曼這時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了。有一次克拉拉在德勒斯登演出,舒曼偷偷跑去與她見了一面,維克知道後立即宣布,他們要是再敢見面,就要用手槍幹掉舒曼。這件事在當時的音樂界幾乎成了一樁醜聞,在經歷過啟蒙運動並呼喊著個性解放的歐洲,如此粗暴地干涉年輕人的愛情會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維克帶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時,蕭邦對此事表示了不滿,維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與之絕交,抗議他的暴行,在萊比錫的孟德爾頌也向舒曼表示同情。 克拉拉可是當時相當有天份的鋼琴演奏家哦!維克那麼用心栽培她,怎麼捨得她嫁給一個沒名氣的人呢?這段婚約拖了好幾年,甚至還到法院打官司,舒曼和克拉拉勝訴後,二十一歲生日的前一天,她毅然脫離家庭,嫁給患憂鬱症的浪漫派作曲家舒曼,成為人人羡慕的夫妻,婚後,舒曼在音樂界中逐漸有了名氣,而克拉拉的爸爸,也漸漸肯定了這位女婿的成就,還感到驕傲呢!。而且,要是沒有克拉拉的協助和鼓勵,舒曼可能沒有辦法把他的作曲才華完全發揮出來,舒曼的音樂經過克拉拉的詮釋而風靡當代,音樂事業亦因此達到頂峰。這個家庭革命造就了一段唯美激情的愛情,卻也成為多舛婚姻生活的前奏。陸續生下七名子女之後,她展現了卓絕的堅毅,同時扮演妻子、母親與藝術家的身分;一雙詮釋鋼琴藝術的手,既是為家計奔波的手,同時也是安撫丈夫精神的舵手。

克拉拉•舒曼雖然具有作曲的天份,但結婚後的主要活動則是演奏和教學,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都是藉由克拉拉馬不停蹄地在歐洲各國巡迴演奏,也贏得當時在女性演奏界的最高榮譽 ! 克拉拉是創作大型管絃樂曲的推手,但是舒曼也鼓勵克拉拉發揮創作天份。


後來,卻因為舒曼的精神病日漸惡化,克拉拉•舒曼更沒有時間展現她的作曲才華 ,舒曼過世後,克拉拉也就封筆了。 克拉拉和舒曼曾經以彼此為主題譜寫鋼琴變奏曲,在他們的變奏曲中,似乎可以聽見兩人對彼此最誠摯的情感! 她的演奏生涯整整持續了六十年, 更在風氣保守的十九世紀,破天荒地執起教鞭在全歐授課,成為樂界少有的女教師。她的學生來自全球各地,回國後將她的理論教法代代相傳,影響所及至今仍不容小歔。古典音樂極少出現女性音樂家,克拉拉•舒曼如何能打破慣例,顛覆男性沙文主義?
 

 

布拉姆斯和舒曼克拉拉

1954年2月27 日,舒曼精神病發作,從家人的看守下走脫,穿越嘉年華會人群,縱身躍入萊因河中。其時克拉拉正懷著舒曼的第7個孩子。舒曼被撈起後第二天進了療養院。至1856年7月28日去世為止,布拉姆斯自然成為克拉拉最親密的支柱與溫柔的守護。他自Hanover趕到杜塞道夫,住進舒曼家裡,為克拉拉彈琴解憂,陪伴舒曼的六個小孩。為了避免刺激舒曼的精神,醫生不允許舒曼夫婦相會;於是布拉姆斯便代克拉拉探視舒曼。

 

〝I believe that I do not have more concern and admiration for her than I love her and am under her spell. I often have to restrain myself forcibly from just quietly putting my arms around her and even-- I don't know ; it seems to me so natural that she could not misunderstand.
I think I can no longer love an unmarried girl- at least, I have quite forgotten about them. They only promise heaven while Clara shows it revealed to us.〞

---- Brahms to Joachim
(布拉姆斯給姚阿幸的書信 傾訴他對克拉拉舒曼的迷戀)

 

〝I can no longer exist without you…. I want so much to be able to hold your hand again and to sit beside you. Please go on loving me as I shall go on loving you always and for ever. Wholly yours Johannes.〞

----Brahms to Clara
(布拉姆斯給克拉拉舒曼的書信 吐露他對克拉拉舒曼的愛)

 

舒曼投河之前曾著文大力讚揚推薦布拉姆斯。比布拉姆斯為施洗者約翰--將要指引宣揚音樂界的新道路,如同施洗者約翰預言人子的即將到來。那時候,布拉姆斯還沒有任何重要作品問世,便發現自己置身於盛名中。音樂史上至此從未有過如此一位作曲家如布拉姆斯一樣可以獨立的以出版作曲維生,從未受金錢委託或職責原故而作曲。巴哈任職教會;海頓、莫札特依附貴族;貝多芬悍然的在貧窮中堅持其獨立尊嚴,仍然要接受王公貴族的經濟支持與委託作曲。布拉姆斯只為自己的渴望作曲。

 

迷戀著克拉拉,他借來舒曼所創作的克拉拉主題:C-B-A-升G-A偽裝在不同的key之下譜了升C小調鋼琴四重奏。20年後改寫為C小調鋼琴四重奏。他寫了一封頗耐人尋味的信給出版商:〝在封面上你可以放這麼一張照片∼一顆被槍指著的頭顱。這樣你就可以明白這部作品是怎麼一回事!我可以寄一張照片給你。既然你偏好彩色印刷,你可以這樣套色:藍大衣,黃馬褲,長馬靴。〞這是歌德文學名著「少年唯特的煩惱」的主角造型。書裡主角唯特苦戀表姊,最後自殺身亡。

拉姆斯的母親長她丈夫17歲;克拉拉舒曼長布拉姆斯18歲。兩個人通了一輩子的信大都在晚年叫布拉姆斯附於火炬中;於是我們不知道克拉拉與布拉姆斯之間的戀愛是如何婉轉曲折,又為何在舒曼去世後選擇了各自獨立的生活。也許是對死者的敬意,也許是23歲的布拉姆斯還沒準備好作為七個小孩的繼父與一個41歲女人的丈夫。假使他向克拉拉求婚,經濟責任必使他無法全心作曲。克拉拉亡後六個月布拉姆斯便隨後棄世。仿佛克拉拉是布拉姆斯的靈魂;靈魂去了,肉體便逐漸衰竭。

 

1858年的一個春天,布拉姆斯與克拉拉舒曼齊被邀請到古亭根渡假。布拉姆斯極不情願的成行,卻在古亭根遇見了他後來的的未婚妻Agathe。兩人親暱的身影在熱戀中不免忘形。克拉拉發現之後大怒。帶著孩子打包行李立刻打道離去。

1859年1月22日於Hanover,他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首次在公眾之前演奏。這是布拉姆斯第一部重要作品。曲風迥異於公眾對協奏曲輕快又不太長的期望,於是第二天得到很含糊保守的樂評。5天後,同一部作品在萊比錫公演,得到的聽眾反應只是沉默,接下來是一片噓聲。然後他寄了一封短信給Agathe解除婚約。

 

數年之後,在給友人George Henschel的一封信中他寫到:「當時,我的確是願意結婚的;只是我的音樂在音樂廳裡得到的反應不是噓聲,便是冷冰冰的沉默。在我自己,這是可以安然忍受的;因為我瞭解我的音樂的價值。因此當我從音樂廳的失敗裡返回我孤獨的房裡,我一點也不難過,反而是正好相反。但是,假使我必須要面對一個妻子焦慮的眼神與詢問『又失敗了?』這是我無法忍受的!即使一個女人可以非常愛一個藝術家,在她的心裡,她依然無法擁有對這種成功的完全堅信。假使她企圖安慰我,叫一個妻子來憐憫丈夫的缺乏成功- 阿!我無法忍受這樣一個想法。那真是地獄。」

Agathe遭受悔婚之辱後遠離家鄉。在1863年結婚,定居愛爾蘭。悔婚五年之後,布拉姆斯回到他初遇Agathe的城市Goettingen。然後寫下了作品32號。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首歌曲〝Nicht mehr zu dir zu gehen〞:「我想要終止生命,立刻滅亡,但是我又想為你而活,與你一起生存,永遠不死。」同一個月,他寫下了G大調弦樂六重奏的前三樂章。這部作品中藏匿著一個秘密:他以音符拼出了兩個字〝Agathe farewell〞-Agathe,再見!

 

後來,他暗中迷戀克拉拉的女兒茱麗。1869年當克拉拉告訴布拉姆斯茱麗訂婚的消息;深受打擊的布拉姆斯臉色蒼白,一言不發的奪門而出,藏起來飲泣。克拉拉終於瞭解,昔日的仰慕者,如今仰慕著自己的女兒。

遭受到茱麗結婚的打擊,布拉姆斯懷著憤怒寫下了〝Alto Rhapsody〞,他稱這部作品為新娘之歌。並不是給茱麗的新娘之歌;而是給他自己的新娘之歌。就像是他寫下德意志安魂曲,並不是為死者所寫,而是為了安慰失去死者的親人。

終其一生,布拉姆斯沒有結婚。他把自己的心藏匿在音樂中。而在人的世界裡頭,布拉姆斯永遠是個麼陌生人。

 

克拉拉在西洋音樂史裡面是偉大的女性音樂家,有關他的典故事蹟非常的多,目前有『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了三冊由南西瑞區所著關於克拉拉的翻譯書籍,對這一傳奇的女音樂家有詳盡的介紹和剖析,是個值得參考閱讀和研究的書籍,對克拉拉的生平有興趣的朋友更值得閱讀。